中国诗歌会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79|回复: 1

[诗歌评论] 网络:新时期诗歌的重要载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3 06: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络:新时期诗歌的重要载体

原野牧夫


    本世纪以来,一个新兴的媒体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诞生了——网络,它对于中国的诗人来说,无疑是找到一个大舞台,让广大诗人和自己的文字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平台。许多诗人、诗歌爱好者,也因为这个大平台而重新唤起了对诗歌的热情,让一首首诗写出来就发在了网络诗歌论坛,不再像以前,就只有官方文学或诗歌刊物那几座独木桥,况且与那些刊物相比,网络诗歌论坛更有着通过屏幕直接交流的独立优势,一首好的诗歌不再是看一个编辑的喜好,而是接受许多人阅读时的审美评判。
    很多人都发现,现在街上报亭或书店几乎就买不到一本诗歌刊物了,像海口早几年还可以看到《诗刊》《星星诗刊》,现在是连个影子都再也找不到。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客观存在,身处竞争日渐强烈的时代,时间已经越来越宝贵,上网的方便使得一些文学类刊物尤其是诗歌刊物发行市场一直还在萎缩,很多人几乎不再花钱订阅那些杂志。而且那些刊物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也没有牢牢抓住读者和作者,没有抓住有利机会形成自己的优势,眼下很多都是依靠着政府财政拨款补贴半死不活在养活着。据2007年09月19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的一篇文章获悉,从1957年到1966年,《诗刊》发行是一段稳定的上升期,接着在“文革”期间断裂,复刊后又是一段伴随着反复的上升线,上升、上升、上升,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达到54万份的顶点。但时至今日,有人曾经对外透露,如今《诗刊》的发行量还不足5000份。《诗刊》现任总编辑叶延滨在接受某大媒体采访时也透露,该社每年支出360万元,相应27万元的财政拨款及刊物营销所得,尚有180万元的缺口。在此困境之下,只能依靠拉赞助、办学和组织诗歌活动维持。由此可见,其他官方诗歌刊物如《绿风》等的处境也就可想而知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诗歌论坛却空前的活跃,大的诗歌论坛日访问量在上万人次以上,小的论坛也有数百人。我不排除这些论坛的访问量有一定的重复性,但比起那些诗歌刊物来说,读者的数量绝对是它的数倍。在这里我不想去深究诗歌刊物所处的大环境,单就读者这个层面可以看出,诗歌刊物已经不再成为中国诗歌的重要载体。


    记得在八十年代,只要有人在诗歌刊物上发表了自己的作品,会觉得是多么的自豪,虽然稿费不高,但那种因为发表所获得的成功,会让许多人都为之羡慕不已。因此,诗歌在刊物上发表,曾一度也成为诗歌获得成功的惟一标志。
    但现在,诗歌刊物读者那么少,甚至诗歌刊物弄到连报亭都不愿意卖,诗人都不愿意再订阅——就从我本人曾经订阅《诗刊》、《星星诗刊》等达十二年之久,但自从有了网络之后就自然终断了。倒也不完全在于发表诗歌作品不再是只有官方刊物这个途径,更主要的是这些刊物上读不到真正的好诗了。所以,我认为不应该再把在某个诗歌刊物上发表诗歌,就觉得诗歌就获得了成功,也不能够把发表在诗歌刊物上,就觉得是最好的诗歌。
    况且,现在一些诗歌刊物已经形成靠小圈子约稿、取稿,靠关系开后门发表作品的现象也已经被暴露出来,这也难怪,诗歌刊物本身质量的下降导致着读者群体性冷漠,发行市场随之加剧萎缩下去。前不久因我的拙作《穿越长江》而起,在《绿风》诗刊论坛发生一场“畸形”大辩论,后来我把它整理出来并把帖子在该论坛发出来,结果不到10分钟就被超级斑竹符某屏蔽,后发表在《潮流》诗歌论坛上,有一位诗人的跟帖这样写道:

    现在是一本官刊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条件之一:
  一、诗歌写得好,运气甚佳,被编辑看到而且喜欢;
    二、当版主,服务一年总得给些奖励吧,发表是最好的奖励。说实话本人支持这种做法,论坛需要人气,需要人打理,既然没钱就必须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发表是最好的方法,再说嘛诗歌有什么太好太坏,斑竹的水平再差也还可以来个狗泡式。只是当斑竹划地为圈,充分利用手中的权利时,问题就来了!悲哀也来了!
    三、是支持刊物的发展,这个方面多了,主要是赞助,这也无可厚非,杂志尤其是诗歌杂志要生存,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四、是朋友,朋友的诗再差,面子可不差;
    五、是领导,特别是政府领导,这个是不能得罪的(不过领导好像都不喜欢诗),所以没办法最近将温老板的诗都给抬出来了;
    六、是政治需要,这个不深谈;
    七、是受形式所迫,某某人在论坛在诗坛影响已经太大了,再不发真要被人看贬诗刊了!趁早发还可在将来宣扬:当初我选发某某的诗时,就断定它日必成大器!或者没我的强势推荐,他能有今天?
    八、是老一辈诗人,成名已久,没办法诗好不好已经不重要了(当然不排除许多老诗人写出许多好诗),名声重要!
    九、男要脱裤女要裸奔,或者梨花飘雪脸蛋贼倩身材贼溜,当然要甚解风情!


  该跟帖者不得不发出感慨:“原来诗人不是写出来的,也不是发出来的,而是圈出来的!吹出来的!而且这风越吹越狂,圈子越圈越小,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如果以这种方式进行下去,不用几年,中国的诗歌(刊物)就会成为自留地。”
    他所披露出来的这个问题由来以久,也不只是在表面存在,而是有着深层的社会背景。一些诗歌刊物逐渐发现网络诗歌论坛的优势,于是也开通网站建立了自己的论坛——使刊物和网络诗歌论坛直接互通,这本是好事情值得肯定与提倡,问题是有了“小圈子”的存在——诗歌论坛成为“一亩二分地”,直接影响到诗歌发表选稿的公正性、公平性。                     
   

    之所以诗歌官方刊物论坛会形成“小圈子论坛”,仔细观察和分析,就会发现,是因为诗人还是把在诗歌刊物发表,作为衡量诗歌成功的标准。不可否认,由于诗歌刊物以前形成的巨大影响力今天仍然存在——虽然不再有多少普通读者再关注这些刊物,但官方机构作家协会认可“作家”身份,还是看是否在某刊物上发表多少作品。随之而来,诗人无奈之下总还是认为作品只有在诗歌刊物上发表作品就是获得了肯定,赢得了社会上的成功。
    诗人的出发点也没有错,写了诗歌总是要发表,发表出来才有读者,有了读者认可,自己的作品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价值。错是错在某些诗歌水平平平的人,不再是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把诗歌写好,而是靠着某种关系或途径,抓住机会在那些官方诗刊论坛混上个权威“宝座”之后,又靠着手中权力慢慢拉起自己的小圈子,本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主观思想,使得小圈子一天天扩大,只要和自己走得近的人就拉进去,疏远自己的诗人哪怕诗歌写的再好,也只有靠边站的份。这种风气直接影响到论坛,许多诗人本也是带着去那些论坛交流的目的——也有当然是想在论坛发表自己的作品,希望获得斑竹赏识或被编辑无意间看中,但后来很快就发现无形中这个小圈子的存在,论坛很少有真正意义上诗歌交流,时间一长,有的不得不被同化,有的则选择离开。对于一个官方诗歌刊物来说,办论坛初衷是希望选到最好的作品和开展诗歌交流,结果却变成这样,不得不引人深思。
    其实,我们的读者或诗人应该看到,如今网络诗歌论坛上发表出来的作品,包括官方或半官方、民间网站和博客等等,还是有许多的好作品。而且,有的作品虽然没有被诗歌刊物选用,却因为作品本身语言艺术上的成功,获得了读者的肯定和喜爱;而那些官方诗刊作为重点对象隆重推出的诗人和作品,也不见得就比这些不被选用的作品好到哪里去。
    当然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作为官方刊物诗歌论坛,如果不是用来开展诗歌交流,不能够做到公正、公开和公平选稿,仅仅被某个小圈子垄断和利用,也就比其他诗歌论坛没有什么权威可言。除了那个小圈子的少许人,很多诗人只不过是那些论坛的衬托——单从那些零回帖或极少数回帖的诗人的作品就足可以看出来,虽然论坛翻帖率很高,却少有人在真正进行交流,只不过是一种人气浮于表面的存在。
    诗人们看清楚了这一点,就应该把目光放远一些。不要再去企求那些刊物来青睐自己,只要把自己的作品努力写好,只要能够和真正热爱诗歌的志同道合者进行有意义的诗歌交流和切磋,才是正确而又明智的选择。


    在我看来,网络诗歌论坛作为独立的媒介已经是诗歌的重要载体,不再是官方诗歌刊物的附庸存在。随着网络诗歌论坛日后的规范和整合,影响力不断扩大,尤其是和出版界联手起来,它会让诗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肯定和成功。
    谈到这里,我不得不提及谯达摩先生的“第三条道路”及其网站,可以说他是当前诗人最早的清醒者之一,他因为工作的原因对官方诗歌刊物存在的问题早就看在眼里,所以他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这方面的尝试,一方面他通过创办诗歌网站让诗人开展深入而广泛的诗歌交流,一方面通过和权威出版社和各地书店合作,先后成功地推出《第三条道路》第一、二、三卷,不但赢得了诗人们广泛的认同,也得到社会的肯定。一部厚重大气的年度诗歌选本,上面选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诗人的优秀作品,又有诗歌理论上的可贵探索,可谓既有阅读价值,又有较高收藏价值。
    诗歌刊物实际上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历史上诗歌最辉煌的唐宋时期,根本就没有什么诗歌刊物,但却有许许多多优秀的诗歌作品流传到了今天,至今被人所欣赏。不妨回头来看看,官方诗歌刊物从诞生到现在,发表了千千万万的诗歌作品,究竟有多少首诗歌能够流传到后人呢?这一点,是值得深思和关注的。如今诗歌刊物虽然不能够说就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今后它的存亡与否取决于读者和诗人的认同,而不在于什么官方刊物权威。一旦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深入,有一些不能够靠自身获得生存的诗歌刊物,自然就会被淘汰掉。
    不得不也说说我自己的诗歌经历,从事过报社记者、电视编导、自由撰稿、策划人、经商、刊物常务副主编等,一直默默坚持业余诗歌写作。已有30多年的诗龄,应该说自己是一个诗歌艺术的执著追求者,也是一个勤奋写作并追求诗歌的完美主义者。单是近几年来,就写下至少两千多首诗,极少给诗歌刊物投稿也从未在《诗刊》、《星星诗刊》、《绿风》等发表过作品,到目前为止,算是比较成功的,只有网络诗歌《爱情和麦子一起成熟》被选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教材《文学欣赏》。诗歌作品入选这本权威公共基础教材“诗歌欣赏”部分的,本人的除外,可谓大都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其中包括诗经作品、屈原、曹操、王勃、王之涣、张若虚、李白、杜甫、芩参、李煜、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毛泽东等,现代诗歌有闻一多、戴望舒、徐志摩、舒婷、原野牧夫,以及外国翻译诗歌拜伦的作品,而我的是惟一作为网络诗歌来入选的。在华夏诗歌论坛参赛的一首临屏拙作,记得当初曾经应一家诗歌大刊编辑约稿发过邮件,终审时被别人一组关系稿“刷”下来,后来不通过任何关系和渠道,却受到中国最高学府编写教材的专家们青睐和肯定,我就更加坚定自己所选择的诗歌道路和方向。
    可以说,我也从来都不把在那些官方诗歌刊物上发表作品,当作是自己走向成功的出路,也不把在刊物发表当作自己获得成功的惟一途径和标准。虽然很早就开始写诗,但我从来不把诗歌当作谋求人生现实利益的工具,诗歌对于我来说,是生命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我博客里的一句话说,也就是“我用经商挣的钱来养活贫寒的诗歌,同时也用诗歌来拯救自己孤独的灵魂。”所以,我很少去关注自己的作品是否发表在某个官方刊物上,但却非常注重和诗歌朋友一起探讨和切磋诗歌,我认为网络诗歌论坛对于当今中国诗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载体。
    试想,除了网络诗歌论坛、博客,又还有哪一个媒体能够做到,让自己把那么多的诗歌写出来就可以马上发表,很快就和读者朋友就诗歌展开直接的交流呢?我的《重庆宝贝》333首诗曾经在《绿风》连载完,虽然没有一首被选用,但在博客和论坛却受到许多诗歌朋友的肯定和喜欢,而且又有谁可以断言,这里面的诗歌就没有能够被流传到后人的呢?去年底我开始写另一部诗歌《青梅竹马》,同样也是计划总共写333首,我一边写一边在博客上发出来,不久前有一首《无雪的冬季》,短短几天时间竟然会获有六百多人次的阅读点击。我想,要是发表在诗歌刊物上,是很难想象会有如此之高的阅读量的。
   

    诗歌走到今天,因为有了网络,就已经不再是小圈子范围内交流的文学形式。之作为曾被人视作“小圈子诗歌”,是因为一些人还是把目光只盯住那几本诗歌刊物身上,有的人不看好网络诗歌论坛,是因为某种个人权益会随之缩小。
    去年12月1日至2日,“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四届研讨会”在海口举行,数十名著名诗歌评论家、学者齐聚一堂。其中,包括被称作 “诗坛泰斗”、“诗歌评论第一人”的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谢冕先生,在接受《南国都市报》记者王亦晴独家专访时,有以下一段对话:

    记:那您认为,现在很多诗歌网站、民间刊物的兴起,您认为这对诗歌的传播、发展,是一种好事吗?
    谢:这是一种好事,但不是一种很正式的方式。它不需要编辑,不需要审核,有了就可以发表。(记者:没有门槛?)没有门槛,它是网络时代一种很自由的现象。这个不是一种正式渠道。
    记:那,您说的正式渠道是什么?出版?
    谢:呃,很慎重地写诗,很慎重地发表。而不是随意写诗,随意发表。
    记:还是要经过报纸、出版社严格的筛选?
    谢:这不一定,网络上也可以。但一定要态度慎重。
    记:我采访朱大可时,问他怎么看网络的兴起对诗传播的影响,他说,传播的都是些垃圾,精华很少,都被垃圾掩盖了。
    谢:他这个说法太极端了。可能当中会有很优秀的诗,不全都是垃圾。互联网太广博、太广泛了,我们并没有把握该怎么去判断。可能其中会有珍珠。
    记:能不能这样讲:以前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一些优秀的诗人出于某些原因,可能不能被发掘,现在可以在网上表现自己,得到话语权了?
    谢:话语权是得到了,但不一定被赏识。因为谁能在互联网中找到一颗闪亮的珠子呢?这很难。所以互联网提供了机会,但不一定就能被发现。我对互联网了解不多,但我想应该是这样。因为进入互联网后,是浩如烟海的,并不一定能得到肯定。
    记:那,要得到肯定还是要看能力……
    谢:看能力、看机遇、看评论给他的……(搜索一个合适的词语。记者插话:评价?)机会。还是要看批评家给他的判断。


    读完这篇采访录,许多网络诗人认为,谢冕先生的话带有一定的偏颇性或片面性。在我看来其中有几点是值得商榷的,不妨来归纳如下:
    第一,现在诗歌发表没有正式和非正式。或许谢冕先生是觉得,只有诗歌刊物才是“正式”,而网络诗歌论坛、博客发表,就是“非正式”。他的看法是“它不需要编辑,不需要审核,有了就可以发表。”认为“没有门槛”,“这个不是一种正式渠道”。其实这还是属于一种靠诗歌刊物发表诗歌作品的所谓“正统”观念,还有就是他自己也承认对网络诗歌论坛并不完全了解,网络上发表的大量诗歌作品也读的很少。要是照他说,必须要“有门槛”发表才是“正式”的话,那么许多的诗人一辈子也别想让自己的作品见得到自己之外的读者,更无法和读者面对面直接的交流。有人提出一个看法,说网络论坛上诗歌只有诗人在读,哪怕就是诗人在读,而这些诗人是诗歌作者同时也是诗歌读者,而且是最具有欣赏水平的读者。像今天某些诗歌刊物那样,靠关系开后门或小圈子论坛选稿去发表,看起来是“正式”,又有多少读者在读呢?恐怕许多诗人都不再看那些官方诗歌刊物。失去了读者,即使是正式发表,又意义何在?
    第二,网络上发表诗歌,并不等于就是“随意写诗,随意发表”。从我比较熟悉的华夏诗歌论坛、第三条道路综合网站、潮流诗歌论坛等上面发表的作品看,一些真正热爱诗歌和对诗歌负有责任的诗人,包括我自己本人在内,很少是随意去写诗,也不是为了发表而随意写作。可以说,今天真正把诗歌当作一种语言艺术在执著追求的诗人是不多,但他们对待诗歌的态度是非常虔诚的,作为诗人他们本身就对诗歌有一种自律性、严肃性。这些诗人的作品在论坛上发表,首先要接受大家的公开阅读和评判,单是潮流诗歌论坛,经过斑竹推荐后最后实施加精的作品,我敢说可以把它拿去和那些官方诗歌刊物上的作品去比较,不但毫不逊色,而且有的远比那些所谓“正式”发表的作品要好的多。
    第三,真正的好诗歌在网络诗歌论坛。从最近我所看到的几期官方刊物看,上面虽然也有比较好的诗歌作品,但真正的好作品却是非常少,尤其是很少读到能够让自己心为之一动的诗作。倒是在网络诗歌论坛上,我经常可以读到一些好诗歌,有的让人读过后心底里顿生感慨,有的让人对现实世界所存在的一些现象深感忧虑,有的让人对诗歌里面那美好的爱情深深地被感动,更有不少笔力雄浑的大气之作,让人感觉到中国古典诗歌遗风犹在,看到了汉诗在现代语境下的延续性发展。那些官方诗歌刊物之所以被中国读者无情抛弃,实际上最主要的的原因——要么就是和读者的生活越来越疏远,要么就是离得诗歌作为最高语言艺术所要抵达境界差之太遥远。尤其现在诗歌刊物又开始吹起一股口语流行风,很多诗歌实际上就是回车键文字,根本就谈不上是什么好诗歌。相反,一些秉承古汉诗优良传统的种种风格的作品,随时可以在网络诗歌论坛上被读者发现和欣赏。我相信今后时间会作出证明和判断,许多流传下来的好作品不是在诗歌刊物,而是在所谓的“非正式”的网络诗歌论坛。
    第四,诗歌并非被少数人赏识,就是好诗。我不排除一些专家的眼光,他们凭着知识层次和诗歌阅历,对诗歌有一种独特而敏锐的感悟能力,同时也本着对诗歌的高度负责,会很公正地评价一个诗人的作品。但现在这些有诗歌良知的人太少太少。眼下一些官方诗歌刊物,因为要考虑到种种利益层面上的复杂关系,左右为难的编辑们权衡的是多方面权益的平衡性,往往在选稿时难以把作品放在首位。这样,就更加难让一些默默无闻的诗人的诗歌作品发表出来。这些诗人现在也看清楚了那些官方刊物,看清楚了一些社会现状在诗坛上的渗透和蔓延,便也不会把在那里发表铅字再作为诗歌的成功标准来衡量自己,他们更多的是把目光转向网络诗歌论坛上的交流,并且通过交流让自己获得实际意义上的收益和提高。谢冕先生有一句话说的很对,“互联网太广博、太广泛了,我们并没有把握该怎么去判断。可能其中会有珍珠。”不是可能,而是网络诗歌论坛本身就有不少好诗。真正的好诗,并不以当前某种权威的肯定与否而存在,而是取决于诗歌本身。就是我被选入大学教材的那首《爱情和麦子一起成熟》,虽然得到专家们的肯定,《绿风》诗刊论坛总斑竹、诗人祁鸿升先生曾专门撰文称之为“当代诗经”,就连洛夫先生读了后都赞不绝口,给予很高的评价。但我自认为我目前最好的诗歌并不是这首。当然,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目前整个诗歌界还缺乏判断诗歌好坏的艺术规范标准。
    第五,赢得大多数人喜欢的诗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肯定。一首诗歌在小范围内不被看好,不能通过正式渠道的官方刊物发表,不被人暂时慧眼识珠发现,并不能够完全就会遮掩诗歌本身的光芒。我一直都认为,好的诗歌不但令同行们打心底里欣赏,更重要的是让普通读者读了也十分喜欢。有些作品在小圈子里一度被肯定,甚至被吹了又吹,可是过几天,就很少有人再记得起来了。从目前的形势看,官方诗歌刊物是很难引起普通读者去过多关注,因为读者也很难从那里获得他们想要读的诗歌作品。不妨立足网络诗歌论坛,在营造良好的诗歌交流氛围的同时,建立良好的交流规范秩序和审稿加精标准,然后把一些优秀的诗人和他们的作品集中推出来,通过正规出版部门出版和全国书店发行,只要里面所选的是真正的好诗歌,我想一定会受到读者普遍欢迎的。

2008.1.23  岛上


来源:网络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6: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中国诗歌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9~2024

GMT+8, 2024-12-22 20:51 , Processed in 0.05288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