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会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62|回复: 1

[诗歌评论] 冷与热的物理现象——中国诗歌民刊当下状态的一些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3 05: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冷与热的物理现象
——中国诗歌民刊当下状态的一些思考

■黄昏
  

    中国当下的诗歌创作,有人称道繁荣,百花齐放;有人叹为无序,拥挤不堪;也有人感其冷清,无所作为。都是有道理的,也是片面的。问题是,说话的人站在哪个位置上,结论可能千差万别。我个人愿意把中国当下的诗歌状态,作为一个部落,它们有着自己的城堡。这个城堡既不建造于荒郊野地,且不孤立,而是置之于社会文化的中心,与其它社会文明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相对独立性,使局外人根本不知其中况味,更多的人漠然置之;城堡中,另有一番景象,走进这座城里的人,很快就能感受这里的热闹,虽不能说夜夜笙歌,却也时有狂欢。

    据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人估计:在广东,专业和非专业和凑热闹的诗写者,至少一万。同样在广东,另有半官方的消息:省级作协会员中,以写诗为主的超过二千人。这两个简单的数字,与整个广东的人口比较,占不到冰山一角。但是,如若这些人,都想着往几份官方的报刊上争占几个平方厘米的位置,肯定要把纸面撑破。好在现在有了网络,有许多诗歌民刊。

    作为一名多年来致力于诗歌民刊工作的人,我依然没有多少经验。但是,身在其中,启发和感悟还是有的。

收到张德明教授转来的张清华老师有关收集民刊资料的提纲,其中有“主要成员代表作”和“主要成员新作”两项主要内容。我能领会,也为难。

    领会是因为:几乎所有的民刊都是从“同仁杂志”起步的。几位有着共同兴趣或志向的写诗的朋友,走到一起筹划、准备,满怀信心地办起一个民刊;也有许多民刊是由网络诗歌论坛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而然产生的,形成网络与纸刊双轨并行的发展形式,即使如此,也存在一股“主干”力量。我把这种现象或格局称之为“圈子运动”。

    所谓“圈子运动”,就是以几个人或一群人为主导,带领更多的人,由共同的兴趣或志向出发,朝着一定的方向和目标走去。运动的过程像涟漪一般,圈子一层一层扩大开去,逐渐弱化,直至圈子的消失。“同仁杂志”是民刊的初级阶段,一个民刊如果长时间甚至永远停留在小圈子里面,是不成熟的一种表现。

    《九月诗刊》走过整整六个年头,作者过千,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已经打破了小圈子的束缚。即使部分在九月诗刊论坛选稿,在同等水平下尽量展现新面孔。在此情形下,让我来挑选“主要成员代表作”和“主要成员新作”颇有些为难,每一位作者,不管是名家还是默默无闻的,都是参与者,都是平等的。但最后这项工作还是做了,我选定的,是这些年来参与《九月诗刊》编辑和一直以来对《九月诗刊》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几位诗人代表,但是,包括本人在内,绝对无法代表整个《九月诗刊》的最高水平。如此,我还是考虑到了代表性,有的这些年来为《九月诗刊》付出血汗,目前仍然在辛苦劳作的编辑同仁,仍然没有选入。

    民刊与官刊是需要区别的。在三十年前,办民刊需要冒许多风险,尤其政治风险,一些年轻人并不十分了解。相对宽松的环境,让诗歌民刊的层出不穷显得容易起来。

    民刊不是官刊的附属品,目的也不在于反叛和对抗。民刊在拓宽诗歌交流阵地的同时,需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并有所担当。民刊分布在不同地域,各个角落,能收集到更多不同层次的人们的声音。诗歌界喊了许多年的一句口号:“诗在民间。”并扩充为“好诗在民间”。好诗在民间,作两种解读:一种是“好的诗歌存在于民间”,似乎把“官方”摆到对面的位置上,显然缺乏说服力。官刊同样注重挖掘和发表优秀的诗歌,虽然难以做到发表的都是优秀的。这些年,《诗选刊》、《诗歌月刊》等一些官方名刊,每年都做一个“民刊专号”,无疑在做着传播和推动“民间声音”的工作,使更多原来存在于“民间”的好诗,得到挖掘和传播。另一种是“民间存在好的诗歌”,这答案是肯定的。靠数量有限的几种官刊,难以囊括诗歌创作的全貌,这就需要民刊站出来担当,把更多好的,被忽视、被遗落的优秀的诗歌作品推到读者面前,给历史保存下来。

    作为一个民刊,把握尺度不是妥协。诗歌是一门艺术,遵循于艺术的审美原理。美,不是一味地唱颂歌,不是阳光普照。而是对生活的各个层面进行审视,冷静的思索,真实的反映和客观的表达,包括生活的一些角落一些阴暗面,包括人生许多苦与痛的经验。

    一份民刊要在读者乃至整个社会中立足,更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得出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许多关键的环节。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办刊人的理念。

    一位好编辑,必定有一颗包容心。包容心不是来者不拒,而是不存门户之见,不管哪个流派,哪一种表现形式,只要是好作品,我们都欢迎。选稿不能感情用事。经常跟一些诗人朋友闲谈讲到选稿的事情,我说我选的是诗歌,不是选诗人。民刊与官刊不同,民刊需要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在韩山师院讲诗歌的时候,我不止一次明确表态:韩师给我经费,是要我把刊物办好;韩师学生的作品,与外面来稿同等质量的话,我可以优先考虑;如果存在差距,我也无能为力。《九月诗刊》从一开始就确立了“新诗刊、新视野、新探索”的理念,在发表一些名家作品的同时,更多地关注有潜质的新人,只要是优秀的,那怕第一次在纸刊上发表作品,都可以推到前面。这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几年前,在一次广东省作协举办的诗歌高级研修班学习交流活动中,住招待所同一房间的,是一位在国内颇有名气的民刊前辈兼理论旗手,面授机宜:“要使一份民刊出人头地,要使出一定的手段,要瞄准诗坛上几个有头有脸的人物,抓住其弱点,进行理论轰炸或打击,这个刊物很快就会引发轰动效应,得到关注和重视。”不知道本人过于慈悲,下不了手;还是悟性低,未参透个中妙理,至今仍有负他之所望。

    我鼓励诗人们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和观点,《九月诗刊》一直坚持这种原则。

    07年在深圳召开的广东省诗歌创作笔会上,我专门谈到创办诗歌民刊的一些体会。这些年,不时传来一些地方、一些群体或个人在计划、筹备、创办民刊的消息,也目睹过一些民刊满怀信心、春风满面地登场,但过不了一两年,有的毫无起色,有的像过眼云烟般销声匿迹;也看到一些民刊,在征稿中把丑话说在前面,你想在我的刊物上亮相就得买我的帐,起码要把样刊买回去。这种集资式的民刊,目的为了确保经费,他们的苦衷我能理解。但是,很明显,这样办刊,质量是无法保证的。办民刊的艰难,大概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有比较深刻的体会。

    坚持就是一种品质。我的体会:一个民刊,三年打基础;能坚持到五年以上,良性发展,就是一定好事。《九月诗刊》是在经历了四年的自筹经费以后,才纳入韩山师院诗歌创作研究中心的旗下,不是被招安,这是资源共享。因为《九月诗刊》在开局的几年里,扎扎实实打下基础,做出成果做出影响,对韩山师院的诗歌创作和研究有所帮助,他们才会在经费上给予支持。即使这样,《九月诗刊》依然走民刊的路线,坚持民间立场,坚持一贯的办刊理念和方向,不会因此而改变。

    每一份民刊的起步、生存和发展,轨迹都不一样。因为是“民刊”,就需要争取和依靠民间一切可能的力量来支持,才能走的长远。我不是民刊研究专家,只是一位诗歌民刊的办刊人。我只想把这些年办刊的一些遭遇,碰到的一些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体会。我所思考的,可能存在片面性,可能不具有普遍的意义。

    无疑,这是来自于民刊最前线的声音,可能微弱,却是十分真实。

  

2009.12.20 广东潮州


来源:网络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5: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中国诗歌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9~2024

GMT+8, 2024-12-23 01:31 , Processed in 0.03883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