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会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32|回复: 1

网络时代,我们都可以是“诗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5 11: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络时代,我们都可以是“诗人”

晨报评论主笔 许莽


  “已经是很厚的一层/并且仍然在下”———这不是节选,这是一首诗的全部内容。诗名叫做《廊坊在下雪》。
  最近刚刚当选河北廊坊市作协副主席的赵丽华在博客上这般演绎了她的冬日情怀。 尽管不能排除有人会从这首长达14个字节的诗歌中与诗人产生心灵的碰撞,但在我们这些平凡的大多数看来,它的确更像是廊坊电视台一位主持人正播报着的一则气象预报。
  我们感到迷惑。即使在诗歌远离我们的那么多年时间里,我们似乎也不曾迷惑,但现在我们迷惑了。诗是什么?诗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如果气象预报可以是诗,还有什么不可以是诗?
  问李白和杜甫,问莎士比亚和雪莱,问顾城和海子,都不如去问赵丽华,或者直接登录网站,向赵丽华的诗歌索求答案。用百度搜寻一下,与赵丽华相关的信息有646000条。在中国,恐怕很难再找出一个拥有她这样知名度的当代诗人了。她领着诗坛的风骚哩。
  看上去,赵丽华的走红有点奇怪———她显然不算美,套用诸如“美女作家”这样的称谓过于牵强;她似乎也不算丑,反过来做文章也殊为不易;她还不具备“芙蓉姐姐”那样凹凸玲珑的身材和勾魂摄魄的眼神……噢,对了,提及“芙蓉姐姐”,我们忽然好像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勇气。
  就是勇气———网络时代最“可贵”的特质。敢于用身体或者思想撞击传统的大门,敢于通过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来博取大众的回应,无论这种回应是鼓噪、起哄、喝彩、讥讽还是谩骂。勇气的强弱则与点击率和跟帖的多少成正比,关于这一点,已经成名的网络“英雄”们的群像就是最有力的佐证。从这个角度来说,被称作“诗坛芙蓉”的赵丽华拥有成为网络红人的一切条件。她勇敢地对诗的概念进行颠覆性地重构,勇敢地写,勇敢地发表,并且,勇敢地面对讥嘲甚至“恶搞”……而在网线的另一端,为数众多的人们正心态各异地注视着这个文学女性的精彩表演,推波助澜地制造着一幕所谓“诗歌革命”的狂乱剧情。他们从被网络赋予的自由———而非诗歌本身———中得到了某种怪诞的满足,这让人隐隐感到担忧。
  我们记忆中的诗,或许已经死了,但缺少规矩和约束的网络世界却将见证无数“诗人”的诞生。赵丽华还有这样一首题为《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的“经典”作品:“一只蚂蚁/另一只蚂蚁/一群蚂蚁/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我愿意用一件“仿制品”结束本文———“我终于在一台电脑前发现:一个诗人,两个诗人,一群诗人,可能还有更多的诗人……”

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11: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中国诗歌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9~2024

GMT+8, 2024-12-22 19:43 , Processed in 0.04008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