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会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50|回复: 2

诗中有画更有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3 10: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中有画更有乐

钱碧云


  宋代大文豪苏轼称赞唐朝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这是极有见地之语。王维既是诗人,也是画家,他的水墨山水画简约洗练,萧疏清淡,亦颇有盛名。他的诗尤其是田园诗,绘景传神,意境清幽,很似他的画风。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多才多艺的王维曾经是大乐丞的乐师,他的诗还善于捕捉和表达生活里的某种音响或乐感,因而气韵生动。

  王维的诗有色也有声,有画也有乐。看看他的《山居秋暝》一诗:“空山秋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好一派山乡傍晚的秋色。刚刚下过雨,山峦格外青翠,格外空灵。明月照着松林,一切都静悄悄的。但仔细一听,泉流石上,潺潺有声。忽然间竹林作响,原来是浣衣女归来了。莲花摇曳之中,渔舟已经出发。一幅宁静的晚秋图画,由于有了真切的声音而更加栩栩如生了。

  王维经常在诗中将色和声、静和动错杂而和谐地交织在一起,使诗既耐看又耐听。《谓川田家》一开首便是“斜阳照墟落”,够静的了,可接着就是“穷巷牛羊归”,静中添动,让人似乎听到了牛羊的叫声。《辋川闲居赠裴秀才》的前四句是:“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山静,水却在动;人静,风和蝉却有声。在《积雨辋川庄作》一诗中,王维写道:“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水田漠漠,夏木阴阴,何其寂寥。然而,白鹭在飞,黄鹂声啭,却又充满了生机。

  作为音乐家,王维的乐感非常人可企及,因此他在诗中对声音的描绘也就敏锐而微妙。《青溪》中的“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过香积寺》中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同样是山涧在奏乐,但一因石乱而喧哗,一因石危而呜咽;喧哗者欢腾,呜咽者冷峻,曲尽其妙。《观猎》一诗开头就是“风劲角弓鸣”,然后才是“将军猎渭城”,未见其人,而先闻其声,以声之雄伟来烘托出人之神勇。一个“劲”字,传神地表达了大漠狂风之呼啸。可紧接着却是“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音调由高昂转为轻快,使那位将军勇猛中平添了几分潇洒。王维的这句诗令人想起韩愈的名句“雪拥蓝关马不前”,两者的描写都情真意切,只是韩诗诉之于视觉,而王诗诉之于听觉,相比之下,诉之于听觉的更加耐人寻味。

  当然,作诗时的王维毕竟是诗人而非音乐家,因此,他对声音的描绘是与他诗作的整体意境相融洽的。王维的田园诗平静、恬淡,他写动写声,往往是为了达到更静更幽的效果。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桂花凋谢,其声甚微,但却能在黑夜中为人感知到,反衬了夜静、山空、人闲,即时间和空间、客观和主观都处于宁静之中。因为有了这种宁静,一抹月光也使倦宿之鸟受惊而鸣,而倦鸟那清亮的鸣叫,使万籁俱寂的月夜更加显得幽静。《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过香积寺》中的“古木无人迳,深山何处钟”,同样也有“鸟鸣山更幽”的境界。试想后者:寂静的深山老林里,突然远处传来回旋荡漾的钟声,不是更让人感觉到整个世界的冷清、静谧吗?诗中有画更有乐。王维的诗有色有声,真是让人赏玩不已。


来源:网络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10: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中国诗歌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9~2024

GMT+8, 2024-12-23 00:16 , Processed in 0.03807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