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会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18|回复: 2

[诗歌评论] 中国诗歌发展现状喜忧参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 23: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诗歌发展现状喜忧参半

文/丁秀玲

  如今,提起诗歌,人们很容易想起“梨花体”、裸诵等一系列网络诗歌现象,但同时也无法忽视“汶川诗歌井喷”和对逝去20年后的诗人海子悄然而起的怀念。

  与大众的想象不同,被视为“圈外冷”的诗歌在圈内却“相当火暴”,正如参加第二届中国诗歌节的诗人李浩所说,“既寂寞又繁荣”。网上诗歌“大跃进”

  好诗不多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首朦胧派诗人北岛的代表作《回答》里的名句至今仍为人传诵。但自此之后,诗歌却有与人们渐行渐远之感。

  “现在的诗歌创作其实相当火暴。”西安财经学院文艺系教授、知名诗人沈奇说,“民间诗报诗刊一茬又一茬,越来越‘热’。”仅他手头接到的诗歌刊物就有四五十种,“没登记的加起来可能有上万份了”,且非官办刊物居多;网上诗歌创作数量更是惊人,“每年上发表线的不下二三十万首”,颇有“大跃进”态势。

  “火暴”来自于网络等媒体出版门槛的降低,“以前可供发表的媒体并不多,但现在有了网络,这是一个不得了的发表平台。”据中国诗歌研究者周笃文教授透露,“中华诗词协会成立之初会员只有1.6万人,2008年会员达200万人。”

  对于好诗不多的原因,沈奇认为“现代人只活在当下,而不是追求精神,严重的个人化写作很难与大群体产生共鸣”。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诗评家李震则有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现在一部分诗人太关注自我,沉迷于抚摸与自我抚摸之中。”

  李震说,大部分新生诗歌出现在网络上,专业的诗歌网站大约有几百个,呈多元发展的趋势。可以说,中国诗人追求了很多年的创作自由终于实现了,但也出现了“下半身写作”和“垃圾派”诗歌,“泥沙俱下、惊世骇俗”。

  当代著名诗人汪国真则认为,现在诗歌的边缘化是创作的问题。他说,人们热爱诗歌,但并不喜欢那种莫名其妙的诗歌。实际上诗歌的边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诗歌创作本身造成的,相当一部分作者缺乏文化内涵、缺少才气。“但是中国的老百姓,我觉得是非常聪明的,他一眼就可以把这种小伎俩看清楚”。 “汶川井喷”与“海子现象”

  再现诗歌回归

  “孩子,快/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妈妈怕你 碰了头/快 快抓紧妈妈的手 让妈妈陪你走……”

  在诗歌影响日渐式微的时候,这首诞生于网络的“汶川诗歌”,先是以手机短信的形式传遍全国,感动了无数人,随后,与此相同体裁的《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被网友称为“铁汉读了也会潸然泪下”。

  这场人类的灾难引发了诗歌“井喷”现象,令人始料未及,也为残酷的现实涂上一抹淡淡的暖意。

  除此之外,“海子现象”也引起诗评家的注意。今年3月,一些人自发悄悄纪念这个20年前自杀的青年诗人,尤其在校园,他的诗《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成为一些小众嘴边的流行语。

  李震说,任何一种文体代表一种需求,诗歌具有先锋性的本质,在大喜大悲中产生,汶川诗歌的兴起正是在这种灵魂出窍的时刻。人们有感而发,诗歌正是人们情感抒发的最好出口。这才是诗歌的常态,在社会需要诗歌的时候,诗歌还将兴起。

  相比而言,上个世纪80年代出现的朦胧派诗歌之所以产生巨大影响,是由于诗歌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契合,但现在精神环境已相距太远,“当今诗歌的状态正是其本来面目的回归”。

  而“海子现象”则有现实的原因。沈奇说,舒婷与海子的诗歌被选入教科书,被更多的人熟知并喜爱。18岁前的阅读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最大,他们的诗歌进入教科书,就已经成为一种经典。

  其次,海子的死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成就了海子。人们对诗人的纪念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对诗歌的敬意。从流行歌曲到“段子”

  诗歌精神无处不在

  西北大学教授、诗评家李浩认为,由于出版门槛太低,“诗里面的诗意在减少”,但从手机短信到流行歌曲,“诗歌的精神其实正在以不同的面目出现,无处不在”。

  他认为,诗歌并未像一般人理解的那样衰落了,我们从许多流行的东西里面都能够发现。比如张艺谋、陈凯歌的电影,比如一些散文,里面的画面和语言,充满着一种诗意;还比如当下一些儿歌,颇有反讽意味;“段子”(顺口溜)和流行歌曲的歌词,越来越多地具有诗的精神。

  “我们不能拒绝手机短信,而是要拥抱这种方式”,试想,我们如果用手写体的方式写出一行行祝福短信,那么它仿佛带着墨香,很优美,这也是在“传播传统艺术里面的真精神”。

  “以前有人看不起歌词,但我发现一些流行歌词里面其实颇有古意。”李浩说。他的孩子喜欢听周杰伦的歌,他本来很不喜欢,直到他听到了《青花瓷》的歌词“天青色在等雨而我在等你……”,“像一幅水墨画,你可以听到里面流淌的诗意。”

  “诗只是换了种形式,永远消失不了。”李浩说。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3: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中国诗歌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9~2024

GMT+8, 2024-12-22 20:13 , Processed in 0.03867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