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会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99|回复: 4

[诗歌评论] 美国诗歌节,褒贬不一 缪斯怎样走进市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9 23: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诗歌节,褒贬不一 缪斯怎样走进市场?

      4月份,一年一度的美国诗歌节(The National Poets Month)在大洋彼岸火热上演,缪斯女神浓妆艳抹,在喧闹的锣鼓声中走出书斋,走向街头,走进市场。
  诗歌节是美国诗人学会(The Academy of American Poets,简称AAP)创办于1996年的全国性诗歌盛会,每年举行一次,每次长达一个月之久。该学会宣称诗歌节有7项目的,其实归结到一点,就是通过诗人、诗歌的集中亮相展示诗歌创作的成就,吸引人们对诗歌的注意力,增加诗歌作品的销售量。选择在4月份举办诗歌节,是充分考虑了市场因素。AAP的官方说法是:2月份属于黑人,3月份属于妇女,那4月份自然属于诗歌节了,这样就可以使学校和学生最大可能地参与其中。当然也有很多诗意的理由:T·S·艾略特在《荒原》的开始写道“四月是最残酷的月份(April is the cruelest month)”,AAP希望通过4月份的诗歌节使人们忘掉这句诗。诗人埃德娜·圣文森特·米莱(Edna St. Vincent Millay)问“究竟为了什么,四月哟,你又返回?(To what purpose, April, do you return again?)”AAP回答说:“为了诗歌节”。
  诗歌节之前,AAP印制了20万份官方海报,免费邮寄给全国的教师、图书馆和书商,希望在他们之中,并借助他们的影响力,最大程度地提高诗歌节的人脉。在诗歌节中,AAP又向出版社和新闻记者分发了数千份新闻简报,目的是“确保诗歌在4月得到媒体的关注”。
  诗歌节中AAP推出了许多活动,最主要的是诗歌朗诵。作为今年诗歌节的重头戏, 4月5日,AAP在大名鼎鼎的纽约林肯艺术中心举办了名为“诗歌与创造性心灵” 的义演活动。美国很多艺术界名人作为嘉宾出席了这次活动,像演员梅莉尔·斯特利普(Meryl Streep)、利亚姆·尼森(Liam Neeson)、萨姆·沃特斯顿(Sam Waterston)、明妮·德瑞弗(Minnie Driver)、剧作家东尼·库什纳(Tony Kushner)、《纽约时报》的文化评论家瑞奇(Frank Rich)等等。众多大牌人物的露面增加了诗歌节的号召力,而能够吸引他们到来也说明诗歌节在人们心中受欢迎的程度。其间每位嘉宾都朗诵了一些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的诗篇。这次义演收益不菲,达17万5千美元。
  今年恰逢诗歌节十周年,AAP还发起了一个由全国的文学爱好者参与的名为“10年/10城”的诗歌朗诵系列活动。在加拿大温哥华、西雅图、波士顿、图桑、芝加哥、洛杉矶、明尼亚波利斯、亚特兰大、波特兰和首都华盛顿,都举行了有文艺界名人出席的诗歌朗诵会。
  许多出版社如实力雄厚的哈克特(Harcourt)出版集团也参与到诗歌朗诵中来。4月8日的邦诺(Barnes & Noble)读诗会即是由哈克特、奥则保(Ausable Press)与AAP联合发起的。对出版商来说人们的参与热情就是创收的保证,邦诺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就说“如果人数足够多的话,我们愿意每月举行一次”。
  诗人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在各种场合朗读自己的诗歌;各地的学校也组织了读诗活动,学生们被告知读诗是多么重要,于是拿起厚厚的诗集。4月的美国一时间变成了诗歌的国度。《底特律自由新闻》调侃说“如果你有一个上小学的孩子,那么你应该知道现在正是诗歌节,因为老师正在教孩子们认识各种诗体和自己做诗”,并趁机推介了8本供孩子们阅读的诗集。
  其实,即使没有孩子的成年人也知道现在是诗歌节,因为媒体从不甘落后。《洛杉矶纪事报》在向读者推荐新诗集;《华盛顿邮报》一向旨在提升读者文学品位的邀请赛(the Style Invitational),在4月17日也变成了“散文译诗”——把《华盛顿邮报》17日-25日的好文章用韵文(诗)的形式改写。受制于篇幅,《华盛顿邮报》特别声明“好诗必须对得住版面”,“如果你送来的是《荒原》,请先确定你是T·S·艾略特”。《纽约时报》更是坚定地站在了诗歌节一边,不遗余力地为之鼓吹,搜索4月份该报含有“诗歌节”的文章,竟然多达2853篇。这家在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对诗歌节的热情,几乎代表了美国人在4月份对诗歌的激情。
  诗歌节成功地扩大了诗歌的影响。在内华达举行的一次诗歌朗诵会上,格利·绍特(Gary Short)、肖恩·格里芬(Shaun Griffin)、艾伦·霍普金斯 (Ellen Hopkins)、比尔·库伊 (Bill Cowee)这四位著名的获奖诗人与学生、诗歌爱好者亲切交谈,对听众来说他们是诗人也是朋友。《西雅图时报》报道时就使用了“诗歌是大家的,不只属于学者”的标题。公众也参与到诗歌创作中来,在爱荷华市的约翰逊县,经过遴选,共有21首成人作品和16首学生作品参加了展览,它的组织者宣称公众作诗正在变得日益普遍。公众特别是学生在诗歌节中有了更多练习诗歌写作的可能,同时公众对诗歌的接受、鉴赏和创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诗歌节也努力做到紧跟时代潮流,密切配合联邦和地方政府。在俄勒冈州,当地的诗歌兴趣小组和黑人诗社就把诗歌朗诵会的主题确定为美国军队正在海外进行的军事行动,来“倾听战时的声音”。除了他们创作和朗读诗歌,军人和市民也参与其中。
  诗歌节得到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也得到了市场的青睐,报纸上、电视上充斥着诗歌朗诵和诗集介绍。出版社适时推出诗歌,人们大量地购买,特别是在诗歌节大出风头的诗歌作品;介绍诗歌写作技巧的指南类图书一时间热销起来,诗集也一本一本地面世。
  在风光热闹的节日气氛中,也有反对者的声音。在哈佛拿到文学硕士的诗人查理斯·伯恩斯坦(Charles Bernstein)就坚持认为“4月对诗歌是最冷的月份”,他撰文说诗歌节的举办恰恰说明了诗歌不足以吸引读者,被迫采用炒作手段来获得市场。在他看来AAP目光短浅,举办的诗歌节只能产生应时之作。针对增加诗歌作品销售量的目的,伯恩斯坦认为,这不仅不能提高读者的欣赏水平,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因为诗歌节卖出的多是易于被接受的经典诗篇,不利于诗歌推陈出新,长此以往弊大于利。而且众多赞助商的频繁露面已经使人们厌烦,人们甚至怀疑他们只是为了卖书。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诗歌节面临的困境:大出版社不再支持它,只有小书商和小出版社才热心,而它们在大出版社的打压下举步维艰。
  伯恩斯坦指出的是诗歌节的要害:出版商和书商正在竭泽而渔,正在扼杀诗歌消费的潜力。热销的诗歌多是儿童诗、译诗或者经典作品,去年卖出10万本的是一部儿童诗集《人行道尽头在何方》(Where the Sidewalk Ends)。桂冠诗人比利·克林斯(Billy Collins)的《环房独游》(Sailing Alone Around the Room)是最热销的严肃诗集,只卖出2.6万本,这甚至少于有八十二年历史的情诗集《预言家》(The Prophet)4.7万本的销量。《洛杉矶时报》指出,厌倦了诗歌节的人们在4月宁愿结识梅毒也不愿读诗,毕竟诗歌节与市场的蜜月,不可能每年一次。
  在金钱至上的当代社会,缪斯女神不再甘于寂寞,但市场真能解救她吗?诗歌节做出了可贵的尝试,却没有给予最终的答案。

来源:网络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23: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1:}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21: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中国诗歌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9~2024

GMT+8, 2025-1-3 11:49 , Processed in 0.03768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