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xk 发表于 2010-12-16 06:39:29

80后诗人,在当下网络诗坛下的分流

80后诗人,在当下网络诗坛下的分流

训练小猪天上飞

  “80后”在当下诗坛的存在, 我认为是一个所指,不是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出生于上世纪整个80年代的诗歌写作者。更不能往文学史上的命名上去靠。他们只是在文学特别是诗歌领域崭露头角,但还无法成为一个以年代命名的群体性概念。这是 因为“80后”这一 所指在很大程度上是对“70后”这一 概念的延续,是一些群体诗人炒作下的一个催生物,更多的是为归纳某种理论叙说的方便而进行的根据出生年龄段的划分。

  为“70后”和“80后”这样的概念——即首先以群体诗人出生的年龄段来为文学史命名是愚蠢的,是搀杂着人为因素的炒作的情结。在这里我并不否定一些“命名”的重要性,正是因为对“第三代”、“朦胧诗”、“非非”、“他们”、“下半身”、“垃圾派”、“垃圾运动”的有效命名,才使对文学史的写就提供了清晰的脉络和变得丰富而多彩。

  “80后”一出场就紧跟这个时代的重要科技产物互联网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与他们上一代诗人学诗与写诗基本上是依赖纸面印刷品不同的是——学诗在网上,贴诗在网上,成名在网上,BBS是他们作品的有效在场。

  国际互联网络作为具有迅捷、理想的开放度等先天优势的传媒,诗歌写作与交流的能量被它极大地释放出来了,诗歌阵地“网络论坛”的基本形成是,由几个志趣相投的诗友发起、策划、注册、推广、驻站与助战发贴批贴,从而形成各自的论坛风格。甚至诗歌的传统纸媒体如《诗歌月刊》、《诗选刊》、《诗潮》、《星星》也相继建设了自己的网络阵地。几乎所有汉语诗歌写作者、出版商都自觉不自觉地关注起所谓的“网络诗歌”——这个词语都快要成为诗歌“生产”的代词了 。

  据统计诗歌网站和论坛,仅在《乐趣园》这个论坛提供服务器上注册的诗歌类论坛就有上百个。这无疑为诗歌写作、交流与讨论提供了审查制度时代、传统媒体无法相提并论的便利条件。

  “80后”写作群一进入诗歌状态,就找到了它自身的载体:网络,即诗歌网站和论坛。这几乎是他们在汉诗舞台上赖以生存和得以彰显的优势。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带来了发表作品的便捷和交流的方便,但同时也带来的负面影响,出现的是直接促成了诗歌的“快餐化”,诗人们在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环境下,苦苦熬过一个物质极度匮乏,信息传输慢如蜗牛的年代之后,突然遇上的一列快速前行的“客车”,都扒了上来。急功近利占据了诗人内心最深处的某个圣地,很多作品都缺少诗歌意义上的深层积淀!而80后由于正赶上网络这班车,聪慧的写作者能在这种便捷交流过程中迅速让自己的写作扬长避短,给自己的写作准确定位。其副作用则是不可避免地提前将自己的写作从技术上定性,流于范式,在获得“魔鬼词典”式机智的同时,停留在了“脑筋急转弯”的模式上;“口语化”在其写作中因缺乏个人的文化积淀表现出来的则是粗糙和假冒伪劣。网络的更新速度之快,催促写作者必须提高写作速度,从而提高发表速度。这种大量繁殖的结果则是,其写作中缺乏必要的节制,文本过于泥沙俱下,劣大于好,而且好的一般般,机灵有余,重量不足。同时,心态浮躁,浮夸、无知的批评言论在各论坛之间晃荡。青春期写作的才气与激情在沽名钓鱼的膨胀与自杀性冲动中往往容易迅速地把自己铸造成一个又一个江郎。

  80后作为一个群体的出现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浮躁和喧闹似乎成了这个群体致命的缺限。

  综观整个80后诗人群,能让人记住的在网络诗坛比较活跃的是:水晶珠链、木桦、果酱、 鬼鬼、儿歌、、郭志龙、费焱、秦客、方为、莫蓝、唐纳、贾梦桦、李原、丁成、吴儇、闵云霄、山叶、十一郎、弥撒、马梦、希风、跑跑跳跳、啊松啊松、雷炎、训练小猪天上飞、谢马、 水晶珠链、 莫小邪、 阿斐、 余毒、 周平庸、 秋水、李傻傻、张进步、鬼鬼、泽婴、谷雨、熊盛荣、唐不遇等等。

  年龄段绝不是决定诗歌质地的唯一因素。同一年龄年龄的诗人由于自身的经历 和文学修养以及对诗歌的写作观的认识不同,所以在“80后”这杆大旗下不可能产生统一的某种创造作倾向,特别是80后一些群体创作还没有取得有别于当下诗坛的独立的理论和诗作,所以80后这些诗人一走向诗坛就被无数的支干分流了出去。

  传统与先锋的分流:汉语诗歌在这二十多年来,在轰轰烈烈与平静共存状态中,诗歌精神不断提升,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开放革新、理论的引导与督促、工业技术革命带来的悄然变化、文明的互相渗透过程中悄然繁荣,为我们的写作产生了一个个历史的当代的诗歌人物。如北岛、舒婷、顾城、王家新、周沦佑、李亚伟、欧阳江河、西川、于坚、韩东、伊沙等。这是一个个成功的诗人的群体,他们的风格流于主流媒体,这对80后诗人来说多多少少摆在他们前进路上的一个“口袋阵”,误倒他们对诗歌的认识,由于更看好口语诗,使他们的作品更多的是对潮流的迎合与跟从,导致创作畸形扭曲。有人评价伊沙将顺口溜写成了诗,而他的追随者们则将诗写成了顺口溜,这些80后诗人处在这种无奈的状态之中,他们的模仿使他们成为“口水”与“灌水”。

  而我们极少数的80后诗人,却分流到了网络诗坛当下最先锋的两个流派,即“下半身”写作群体和“垃圾派”创作群体,“下半身”先于“垃圾派”的出现,“下半身”的写作强调“向下”的“身体”的写作姿态;“垃圾派”主旨反“崇高”的无限向下的“崇低”。

  在“下半身”的写作群体,写得好的几乎全是女诗人,比如水晶珠链、巫女琴丝、春树 使大多数男性诗人黯然失色,这也许是因为女人天生的敏感与一旦和身体的开放的姿态结合起来,远比男性诗人来得幅度更大也更为深刻。特别是水晶珠链,她的出现是网络诗坛上的一个异数,她那小巧别致的诗作令一些已经成名的诗人惊讶于她的才华,是感叹于她抛弃了作为诗人一个顺序渐进的成长过程,那种期待阅读的时间在此倾覆,这种难以接受的心理突出地表现在她的诗作毫不逊于已经功成名就的诗人。而春树更像一位麦田的守望着,有叛逆性格,有主见,否定传统女孩的经典形象:我操这个傻逼的世界/因为这个社会把我逼疯了/我身上有气却撒不出来/我是真的病了/有病/神经/病/傻子都比我强/鸡都比我纯洁/阴天和下雨天都比我纯粹/我丧失了力量/空留敏感/祝你身体健康/永远愤怒/(《有病、神经病--献给T》) 这是青春带来的尖锐、疼痛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伴随着一种快速的呼啸声,像一枚子弹一样,随时准备击中人的内心。

  “垃圾派”里的80后的诗人是——训练小猪天上飞、余毒、雷炎、谢马、、解渴、秋水、一空、弥撒、周平庸、路顺等等。这些诗人中余毒对垃圾诗写得最彻底也最坚定,他的风格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对于平庸单一生活的反抗,又污秽又世俗的挣扎一点也不妥协,他渴望新境遇,新生活,新世界,他讨厌呆板没有生气的生命。他有可能成为80后中最杰出的诗人。而解渴的诗歌有丰富的想象力,有现代人的绝望和极端情绪,有颓废和无聊,有性的抑郁与奔涌。以后的诗坛绝对不能忽视垃圾派里的80后诗人,他们一开始就进入了诗坛里的先锋阵营,他们有着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他们对未来的诗坛有着无限的生长性,如果他们能保持住现在的探索精神,将来的诗坛重量级的诗人出自垃圾派里的80后诗人,可以说这种大胆的预测并不是虚望的。

  无论是对于“下半身”还是“垃圾派”的80后诗人写作,大多数写作都误入身体的伪快感 ——没有快感时硬充着有快感的误区,忽视了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有的只是刚有了 快感上的冲动,就急急忙忙地喊出了“爽”,这种过于追求于“爽”的倾向以为这是先锋, 殊不知任何倾向一旦流于表面化,不经过思想上的沉淀那都是没有价值的东西。那无视对语言的锤炼和对诗歌艺术的追问,使诗歌变成张家长李家短的唠叨或者看似优美的文字和情绪的堆积,这种状况即使先锋也是 另一种写作上 的分野——层次和境界的分野。

  对于诗歌写作,在大量年轻的诗人中,总会有少数杰出者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与他们的长辈齐头并进,而缪斯所等待的,正是这样的少数。

来源:网络

zgsxk 发表于 2010-12-16 06:39:40

{:soso_e163:}

zgsxk 发表于 2010-12-16 06:52:26

{:soso_e181:}

zgsxk 发表于 2011-12-8 06:36:27

{:soso_e18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80后诗人,在当下网络诗坛下的分流